编者按: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是城市建设和治理的根本遵循,随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牢牢兜住民生底线。”城市基层治理效能更为关键。
青岛市即墨区通过深入开展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推进红色物业、红色业委会建设,切实将党组织力量下沉服务居民第一线,让党建赋能城市基层治理,在解决居民“急难愁盼”方面走出了一条实践路径,进一步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大众网·海报新闻走进即墨街道社区,通过生动的故事、真实的案例呈现城市基层治理的“即墨路径”。
大众网记者 高瑞嵩 青岛报道
城市是承载美好生活的载体,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城市建设得怎么样?治理得好不好?与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直接关系。
7月份举行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为新时代城市发展擘画了新蓝图,让“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更加具象化。由此,城市基层治理作用的发挥也成为其中关键一环。
拥有1400多年建城史的青岛市即墨区,既饱含历史的印记,也富有现代的气息。在古城魅力与现代生活的交融中,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效能被充分挖潜并释放,最终汇聚成助力城市向新、承载美好生活的磅礴之力。
青岛市即墨区
筑牢根基,组织力量贯通“神经末梢”
城市的发展脉络都贯穿着古今延承、新旧交织的实际,但不论新旧,都需要组织力量在其中筑基引领、赋予动能。如此方能有章可遵、有序可循。
在即墨区,“社区党委—小区(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链条清晰明确,社区党员、志愿者、网格员等力量被充分激活,党组织工作实现进楼入户,形成“信息收集—问题发现—协同处置—结果反馈”的闭环治理模式,将组织力量贯通“神经末梢”,让服务举措直达居民“家门口”。
即发阳光城小区“老同志楼长团”
在即发阳光城小区,社区党委让有专长、有情怀、有资源的退休干部党员志愿者在小区治理中挑大梁、当主角,聘请31位善做群众工作的老干部成立了“老同志楼长团”,他们定期与网格员一起挨家入户、走访调研,摸排楼栋问题、化解居民纠纷。今年以来,“老同志楼长团”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61起。
在德馨珑湖小区,小区党组织建起一支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工作能力强的党员中心户队伍,最大程度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的工作延伸至居民家门口,以组织力量建设托底小区治理,今年上半年,小区物业投诉量同比下降40%。
网格员在小区内日常巡逻
在安居一小区,2568户居民被划分为8个网格,网格员对各自网格内居民情况如数家珍,以便在需要时能够及时提供针对性服务举措……
截至目前,即墨区共规范设置352个小区党组织、807个楼院党小组、1763名党员中心户,不断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进楼入户。
国企托底,精准供给提升“民生温度”
即墨区拥有183个开放楼院和老旧小区,因规模体量小、居民缴费意识比较低,普遍缺少专业的物业服务,长期处于城市管理的“盲区”,环境“脏乱差”、群众意见大,是城市管理的难点,也是基层治理的痛点。
新城市安居物业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针对此类问题,借助老旧小区改造契机,即墨区决心对183个老旧小区实行国企托底物业服务,采用“先服务后收费”的模式,引入物业“红管家”,切实解决居民“急难愁盼”,小区环境、秩序、便利设施等都发生了完美“蜕变”,昔日老破旧的小区变身如今和谐美的家园,居民生活环境得到大幅提升。
与一般物业公司相比,国企物业的担当在其中得以彰显,精细服务、扶老助残、爱心奉献等一系列民生兜底举措在服务过程中同时展开,让“红色物业”服务不仅有质量,而且有温度。
比如,老旧小区改造后的新府花园小区,亮丽的小区环境,规范的停车位以及后期加装的电梯,得到居民一致称赞,不仅提升了生活质量,而且增强了凝聚力量。
国企托底物业服务的老旧小区焕然一新(拍摄 谭文凯)
再比如,在开放楼院钰华街15号楼,因独居老人行动不便,物业了解情况后,主动定期安排人员上门提供保洁服务,让业主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伴随着居住环境的改善,服务举措的细化,小区居民对新城市安居物业逐渐认可,越来越多的居民主动到小区物业站缴纳物业费。在开放楼院文苑小区,居民为享受更好的物业服务,主动提出要上涨物业费,将自缴部分由平方米0.2元上涨至0.5元,安装了小区道闸,选举组建了业委会,实现了从开放楼院向封闭小区的转变。
即墨区以国企物业专业托管为“一根线”,致力于兜起无物业小区治理“一张网”,树起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一面旗”,让广大群众享受到“红色物业”的优质服务,真正实现了无物业小区“接得住、管得好、可持续”。
问需于民,多元共治架起“连心桥梁”
“红色物业”建设并非只针对物业企业,而是小区治理的有机结合体。只有在多方力量的协同下,小区治理才能真正向着精细化方向迈进。在这个过程中,社区党委起到协调引领作用;红色业委会搭建起居民与社区、物业沟通的桥梁;物业企业变被动回应为主动响应,共同凝聚起小区精细化治理的合力。
小区内定期召开共建议事会
一方面,红色业委会成员来自小区、选自居民,都属于社区里的能人、热心人,其威信得到广泛共识。日常中,通过与居民密切联系,居民有什么样的需求,需要什么样的服务,业委会成员都能够及时掌握。
另一方面,红色业委会也承担着协调资源和监督服务的功能。针对居民的“急难愁盼”,业委会实时与物业沟通协调,能解决的及时予以解决,有困难的及时向社区党委寻求帮助。
由此,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得到进一步突显,为居民解决“急难愁盼”的效能得到进一步提升,组织力量贯穿于举措落实全流程,推动精细化治理的成果在小区内得以充分彰显。
海信君和小区内建设的电动车充电棚
在海信君和小区,今年以来,依据居民需求,在红色业委会协调下,物业主动投资为小区增设电动车充电棚、改善夹层坡道,妥善解决了居民电动车充电和停放问题。
在墨香郡小区,实行“业委会成员职责分工制”,由业委会成员根据职责分工每周实地检查包联网格的物业工作开展情况,业委会每季度对物业公司进行考核,将履职情况与物业服务等级评定直接挂钩,取得了小区业主满意率、物业费收缴率、问题投诉率“两升一降”的明显成效。
截至目前,全区335个符合业委会成立条件的小区中,已组建业委会316个,业委会组建率达到94.32%,业委会党组织覆盖率达到100%。
凝聚合力,多方协同破解“急难愁盼”
明晰了居民的“急难愁盼”,如何解决才是考验城市治理者的关键所在。城市治理的最终受益人是居民,城市治理的主要力量也来自党员群众,这正是对“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真实诠释。
通过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即墨区在各社区广泛建立由社区党组织牵头,小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企业及“双报到”共建单位共同参与的小区共建议事机制,定期召开协商议事会,聚焦小区停车难、环境整治、设施老化等治理难题,合力制定解决方案并推动落实,形成了凝聚合力、多方协同的小区治理新局面。
多方协同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围墙进行修缮
在大华宿舍片区,小区围墙因年久失修出现倾斜和部分倒塌问题。出于安全考虑,社区党委向共建单位、党员志愿者、物业及居民发出协助请求,响应人数达到70余人,仅用3天时间便完成了围墙整修工作。
曼谷阳光小区重新规划的停车位
在曼谷阳光小区,社区党委将“党建引领小区治理”与“新兴领域党建”治理理念深度融合,积极引导新兴领域企业商户、新业态党员群众等社会力量参与小区“微改造”行动,共规范门头房装修300余家,清理废弃广告牌150余块,规划车位1200余个,有效推动了小区内的多方共治,小区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这正是党建引领凝聚基层治理合力的切实彰显,不仅检验了党组织力量为民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样通过问题的解决顺了民意、聚了民心,为畅通城市基层治理路径奠定了坚实基础。
服务民生要让居民能够感受到切实的温度,这种温度的感知需要服务品质铸就。即墨区以小区党建为切口,将党的组织体系深深植根于城市治理的细微单元,将城市治理中的诸多难题进行有效分解,通过整合多方力量,将分散的资源汇聚为服务民生的强大合力,形成了城市基层治理的有效方法,开辟了一条基层治理的“即墨路径”。同样,这一以“红”引“治”的路径也充分说明,当组织力量渗入治理的末梢,城市便有了破茧的底气;当组织的温度融入日常的纹理,居民的幸福感自然会节节攀升。
正规炒股配资网,茂林资管配资,股赢宝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